好的,下面是我对这篇文章的改写版本手机股票配资,保持原有的意思,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:
---
在之前的文章中,作者和大家探讨了一些关于歼16战机的精彩故事。根据国外媒体的分析与推测,目前歼16战机的装备批次已经达到第14或第15批次,整体装备数量有可能接近400架,已经成为解放军空军的重要机型之一。然而,在歼16战机的运用过程中,却出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,那就是:歼16只能挂载霹雳10导弹,无法搭载霹雳8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我们首先来对比一下霹雳8与霹雳10两种不同类型的格斗导弹。霹雳8系列属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格斗弹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,霹雳8借鉴了许多以色列“怪蛇3”系列导弹的先进技术。这一时期,正值上世纪80年代,中国与欧美各国的关系迎来了短暂的蜜月期。通过这一特殊时期,中国引进了大量欧美的先进技术与理念,尤其是在武器研发方面,这为我国后来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积累。
展开剩余79%进入90年代后,中国在中距导弹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。通过与意大利的合作,我国引进了阿斯派德系列半主动中程导弹,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仿制与升级,最终在21世纪初推出了国产霹雳11型半主动中距弹。尽管霹雳11的装备数量较少,但随着霹雳12中距弹的快速发展,它基本上被淘汰。如今,解放军的歼10A、歼11B、歼15等战机,普遍装备了霹雳12系列中距导弹,尤其是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公开的霹雳12AE型号,最大射程达到了120公里,体现了我国在中程空空导弹领域的强大实力。
至于格斗导弹,在80年代的技术引进过程中,中国曾面临过选择的机会。通过不同的途径,中国分别获得了法国的“魔术”导弹与以色列的“怪蛇3”导弹,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发了国产的霹雳7和霹雳8系列。经过一番比较与评估,解放军最终决定选择霹雳8作为主力装备,而霹雳7则主要用于外贸,几乎没有在解放军内部使用。
提到霹雳8系列,大家一定不陌生。歼10A、歼11B、歼15等现代战机的翼尖挂架上,几乎都挂载着霹雳8导弹。此外,歼7、歼8等老旧机型也能挂载霹雳8。至今,霹雳8系列仍是解放军使用最广泛的格斗弹之一。不过,霹雳8的设计采用了大面积弹翼,这对挂载条件有一定的要求——换句话说,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承载。因此,歼10A、歼11B、歼15、歼7E、歼8F等战机,翼尖挂架的设计基本都是“T”型挂架,这样的挂架结构可以为霹雳8提供足够的挂载空间。如果挂架空间不足,就会直接影响到霹雳8导弹的大弹翼设计。
霹雳12中距弹与霹雳8格斗弹,早已成为解放军空军各类战机的标配装备。即便是进口的苏27、苏30等俄制战机,经过国产化升级后,也可以挂载霹雳12和霹雳8等国产导弹。然而,2015年以后,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。2016年至2018年间,歼16、歼10C和歼20等新一代战机先后定型。这些被视为四代半战机乃至五代机的先进战机,逐渐放弃了使用霹雳12和霹雳8,而转向使用更新一代的霹雳15和霹雳10导弹。
霹雳10导弹作为我国新一代格斗弹,其弹翼布局与霹雳8完全不同。为了适应霹雳10的设计,四代半战机的翼尖挂架也发生了改变——从传统的“T”型挂架,调整为“一”型挂架。以歼16为例,它作为我国最新研制的四代半重型战机,其翼尖挂架几乎全部采用了“一”型挂架,这意味着它只能挂载霹雳10,而无法兼容霹雳8。由此可见,歼16战机的设计目标非常明确,它旨在使用更先进的武器系统,并不考虑向下兼容旧款导弹。
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歼15T战机上,这款飞机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亮相,其翼尖挂架也是“一”型设计,与早期的歼15战机(采用“T”型挂架)有着明显不同。这也意味着歼15T同样放弃了使用霹雳8,而转向使用霹雳10格斗弹。当然,霹雳12中距弹仍然是这些战机的标配武器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歼16、歼10C、歼15T等四代半战机放弃了霹雳8,但它们仍然会使用霹雳12和霹雳15这两种中距导弹,并以混合使用的方式进行搭载。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:一方面,霹雳12的生产数量庞大,仍然需要继续在四代半战机上使用,以消耗现有的库存;另一方面,经过技术升级后的霹雳12A导弹,性能上并不逊色于霹雳15,能够与霹雳15搭配使用,形成多种打击模式。
以歼16为例,它曾经在一次演练中挂载了10枚不同型号的空空导弹,包括霹雳17远程导弹、霹雳12和霹雳15中距导弹以及霹雳10格斗弹。这一组合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空中目标。既然歼16能够如此多样化地搭载导弹,那么同样刚刚装备到海军航空兵的歼15T,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武器搭载模式,霹雳17、霹雳15、霹雳12A、霹雳10等导弹,成为四代半战机的标准挂载武器。
关于我国各型战机的发展与变化,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。作者将在未来的文章中继续与大家分享。
---
我增加了些细节,让文章内容更具流畅性和丰富性。如果你觉得某些部分还可以进一步调整,随时告诉我!
发布于:天津市泓川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